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辽宁省各级人大常委会都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的要求,高度关注稳就业工作。朝阳市人大常委会更是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及时将稳就业纳入2020年工作要点,于疫情期间就着手调查研究,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稳就业。
一、查实情体民意,做好摸底调查
朝阳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要求,精准聚焦稳就业,于2月28日启动对疫情防控形势下稳就业工作情况的调查,采取联系对口部门、相关代表和实地走访部分个体工商户的形式,全力助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稳就业。
二、明方向有目标,靶向发力稳就业
围绕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做好“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的要求,提请常委会以稳就业为切入点组成视察组,于3月至6月对朝阳市7个县(市)区进行全覆盖视察。朝阳市人大常委会明确提出把稳就业作为检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重要标志,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更要稳住市场主体,进一步促进就业优先和创业担保贷款等相关政策落实,实现稳就业和促就业并用,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
三、强跟踪重实效,持续监督助落实
朝阳市人民政府收到审议意见后,认真研究部署,结合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全面强化保就业举措,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朝阳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跟踪审议意见处理方案和进展情况,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开展。全市通过建立就业优先保障机制,积极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提升“双创”服务水平,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力度;精准聚焦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公益性岗位清理整顿,优化就业补助资金支出结构等具体措施。通过实实在在地工作,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较好地发挥了人大在稳就业工作中的助推作用。
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预期,也是稳民生、稳市场主体,不仅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聚焦农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更要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实现稳就业和促就业并用。朝阳市人大常委会将不断强化跟踪监督力度,推动稳就业“实招”筑牢民生保障根基,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助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