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栏目 > 详情页
首页 > 会议 > 全国人代会辽宁团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专题报道 > 媒体聚焦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东北实现全面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东北实现全面振兴

来源:辽报六版 作者:system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6日

——东北三省一区代表委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精神

  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建成100P人工智能算力和5P高性能算力,中心算力运营效率超过90%。图为大连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数据机房内景。本报记者 查金辉 摄

  作为辽宁首家制造业独角兽企业,凭借全球领先的磁悬浮飞轮技术,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快速发展。图为工人正在车间抓紧生产。 本报记者 赵敬东 摄

  我省光伏行业正从传统信息化向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转型。图为应用了“5G+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锦州佑华硅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 本报特约记者 蔡 壮 摄

  编者按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重要讲话。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东北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全面振兴,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东北三省一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本报联合吉林日报、黑龙江日报、内蒙古日报共同推出重大主题报道,邀请东北三省一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真言、献良策,敬请关注。
 

辽  宁

夯基蓄能 向“新”而行

  辽宁日报记者  刘 乐  王笑梅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项目建设的热潮已在辽沈大地涌动。

  在位于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施工现场,1500余名建设者争分夺秒施工,不断刷新建设“进度条”;

  在大连长兴岛恒力新材料科创园建设现场,两万余名施工人员加紧作业,千余台机械设备有序运转,产业园一期项目即将全面投产……

  火热的场景,折射的是辽宁聚力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作为老工业基地,近年来辽宁向“新”转型步伐加快。2023年,辽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2%、4.4%、146.1%,制造业科技成色更足,新兴产业发展实力更强。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我省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住辽全国政协委员蔡睿表示。

  蔡睿认为,当前,辽宁要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蔡睿建议,聚焦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有产业,针对新时代“六地”建设中的科技问题,重点围绕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在集成电路装备等辽宁省优势方向,组织实施好重大科研攻关任务,配置好平台、团队、资金、政策等资源,夯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瞄准未来产业,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发挥辽宁特色优势,在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领域,实施一批“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研究项目,培育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顶尖青年科学家群体,加快引育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带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在辽全国人大代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进认为,辽宁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许多先天优势。他说,辽宁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源地,拥有一批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升级,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十分丰富。经过多年发展,辽宁已成为国内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制造基地,产业链覆盖产业全链条。

  张进建议,要整体推进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等,积极构建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并完善技术标准;要加速培养以新一代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新一代机器人等系统集成应用,引领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4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对进一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着力推进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

  经略既张,宏图将举;方向既明,干劲倍增。蓄势未来,辽宁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塑造辽宁振兴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吉  林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吉林日报记者  华泰来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持续锻造新质生产力,为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强大动力”,成为吉林省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站在新起点上发展新质生产力,重中之重就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吉林省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筑牢实体经济之基,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3年,吉林省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分别同比增长11.4%、12.5%、47.8%。红旗车赢得赞誉、“吉林一号”卫星翱翔太空、“长客造”动车驰骋全球……传统产业不断升级,多业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未来3年,吉林省计划围绕汽车、医药、装备、食品、石化、原材料等领域,重点支持300个以上“智转数改”示范项目,力争建成1至2家“灯塔工厂”、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00个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

  “坚持先立后破,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着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链延伸、提高附加值上求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长洪庆表示,今年延边州将积极培育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五新产业”,加快布局新质生产力。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构筑新质生产力的坚实保障。吉林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近三年来,全省累计投入3.58亿元,实施核心光电子器件和高端芯片等17个重大科技专项,全力争取在高端芯片、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率先突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上升6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

  2023年,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2.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6.8%。

  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吉林推动中车长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企事业单位聚焦“大国重器”,夯实产业根基,相关领域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乃至实现世界领先,在未来发展中赢得竞争先机。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做好“人才”文章,将为吉林转型升级、向“新”而行的产业赢得更多智力支撑。

  “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建议,针对未来5年吉林汽车产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缺口现状,从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高度出发,利用吉林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支持吉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本科大学,优化现代汽车产业人才供给结构。

  科技创新的目的,是推动产业创新。吉林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增效赋能。

  数据显示,吉林创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增长。2023年,全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150.3%,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增长24.87%,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户数增长15.36%。

  2023年,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加6.8%,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围绕现代汽车、轨道装备、卫星制造等领域,吉林省装备制造业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凸显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带来的发展优势。

  在吉林禀赋突出的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带来的效果尤为明显:产业链条聚优成势,关键部件实现本地生产,相关产业已成为吉林省转型发展新动力。

  “应加大绿色能源的高效消纳、创新技术项目落地扶持力度,及早达成‘陆上风光三峡’建设目标。”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投吉电股份白山吉电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李文辉建议,应以“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四条发展主线,构建“东西互济、内消外送、多能融合”的清洁能源大基地格局。
 

黑龙江

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黑龙江日报记者  彭 溢  薛 婧  孙铭阳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快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升级增质,塑造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黑龙江加强顶层设计,经过三个多月的调研摸底,制定了黑龙江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提出24个重点发展产业。

  经济发展新引擎亮点纷呈。2023年,黑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国9.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1.7%和14.1%。五矿石墨全球领先的球形项目试车投产,“龙江三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黑龙江省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

  “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工业技术基础、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象征,在船舶动力、工业发电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产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所长林枫说,近年来,作为国内唯一从事大中型船舶主动力装置研制的科研事业单位,七〇三所针对我国燃气轮机“卡脖子”难题进行系统攻关,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了天然气长输管线30兆瓦级燃驱压缩机组和海洋油气平台用25兆瓦级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自主研制的燃气轮机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批量出口海外的历史性突破,近三年海外市场累计订单近40亿元。

  林枫表示,七〇三所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不断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推动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网络安全产业既是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也是新质生产力的运营保障。”全国政协委员肖新光说,“在不断创新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如果只是不停地研习和模仿发达国家关于网络安全的产品赛道划分,然后进行完全同质化的跟跑,很难实现超越。在数字化加速转型背景下,我们要探索网络安全的第一性原理,强化我们自己的安全理念、框架和实施方法。不仅要为网络安全造出中国引擎,也要提出中国范式。”

  “在这样的思路下,哈尔滨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执行体安全和执行体治理的安全理念,把安天引擎的识别检测对象从恶意执行体扩展到所有执行体对象,把赛博超脑改造成全量执行体的分析基础设施。”肖新光说,未来,安天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塑造网络安全核心技术能力,牢牢扭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李寅认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未来谁占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制高点,谁就是最后的赢家。”以企业发展为例,李寅说,哈尔滨九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研发的集成一体化无人值守变电站、光储充电动汽车充电站、电化学储能系统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引擎,新能源在建和并网容量达到2.75GW,通过新能源产业链延伸,将自发的清洁能源用于民生保障,实现了零碳清洁能源供暖面积500万平方米。创新发展与转型使公司业绩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

  “同时,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李寅说,“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长远发展大计,要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起来,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奋进之声激荡新征程,黑龙江正着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东北全面振兴中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
 

内蒙古

开辟新赛道 拓展新优势

  内蒙古日报记者  康丽娜

  春和景明,万物勃发,北疆大地动能澎湃。

  在赤峰高新区元宝山产业园,远景投资建设的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百万吨级绿色零碳制氢项目正在为春季开工忙碌准备。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该项目获得能源转型变革者大奖。

  “我们还深挖绿电制氢产品应用场景,聚焦核心技术,吸引慕帆动力等企业入驻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区,形成了属地化的绿电制氢产业链。”远景赤峰零碳制氢项目负责人侯勇介绍。

  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内蒙古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跨越式发展,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拓展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全区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0.1%,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0.9%,新能源产业成为引领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向“新”而行,聚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这正是内蒙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内蒙古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包头市塞北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表示,要将创新作为引领东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良性互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开辟新赛道,拓展新优势。

  王斌建议,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产业绿色发展研究部主任白卫国建议,内蒙古要保持战略定位,科学统筹,推进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处理好新质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能源、稀土、乳业、草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通过聚焦‘两个基地’,推动能源、农牧业、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巩固和提升优势产业竞争优势。通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的布局和结构,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等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蒙古,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来自自治区决策层的声音铿锵有力——

  “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是我区塑造新优势、打造新引擎的关键所在,必须积极抢滩布局,率先在一两个点位上取得突破,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放眼内蒙古全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部署掷地有声——

  2024年呼和浩特市将积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聚焦未来信息产业、未来空间产业、未来材料产业、未来健康产业、未来能源产业“五大领域”,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

  包头市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陆上风电装备、氢能储能、先进金属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碳纤维及高分子新材料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同步布局氟化工、军民融合、数字产业和未来产业等。

  鄂尔多斯市抢滩氢能新赛道,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全链条、终端化布局氢能产业项目,建设全国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区,打造现代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示范基地。同时积极谋划布局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电子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立足于长远,着眼于未来,奋力于当下。站上新起点,全区上下锚定“闯新路、进中游”目标,锻长板、补短板、壮集群、强支撑,正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奋力实现经济新跃升。

原链接地址:https://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c/layout/202403/06/node_06.html

相关附件:

上一篇: 下一篇: